当前位置: 协会首页 > 行业交流 >

千年闽茶出海忙

时间:2023-08-24 09:57 作者:海峡茶业 点击:
0

海洋文化,是人类文化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,它跃动生命的脉搏,连接起各国的茶路。海上丝绸之路,也是茶叶之路、瓷器之路,通过这条通道,中国茶与茶文化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。

 

千年闽茶出海忙

 

福建省海岸线长度达3752公里,居全国第二,以蜿蜒曲折出名。历史上,福建曾是大陆重要的出海口,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航地之一。
 

从汉代“旧交趾七郡献转运,皆从东冶,泛海而至”的福州港,到宋元的“东方第一大港”泉州港,到明代的漳州月港,回音壁上,历史的潮声,仍然唱着滔滔向前的歌。

 

茶叶传播的海上之路,最早是通过中国的海上近邻日本、朝鲜等国,经江西、安徽、浙江和福建等茶区出发,由宁波、扬州、泉州等港口入海。

 

 

此外,茶叶输往海外的主要海路有两条:一条是从江西、浙江、福建的茶区出发,经宁波、泉州、和广州的港口入海,直接横跨太平洋运往美洲。第二条是从中国的茶区输往南洋,再驶过印度洋、波斯湾和地中海等地销往欧洲等国。

 

唐宋以来,福建“海丝”贸易长盛不衰,外文化交流日趋活跃。武夷茶(Bohea),曾一度是中国茶的代名词,茶的英文名“Tea”,正是由厦门方言“Te”转音而来的。

 

闽茶及德化窑建白瓷、建窑建盏(黑釉盏)、洪塘窑薄胎酱釉茶入、珠光青瓷茶碗等名瓷,自隋唐时代起,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,深刻影响了日本列岛、朝鲜半岛等国家地区的茶文化,宋代的点茶、明清的泡茶在日本演化出日本茶道的抹茶道与煎茶道。

 

宋元时期,福建的海外贸易高度发达,东至日本、朝鲜,西达印度、波斯、中亚细亚乃至非洲东海岸,南抵东南亚诸国的广袤区域,都与福建有着长期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。

 

元代的泉州,不但是世界著名的贸易大港,更被后人誉为“世界宗教的博物馆”。泉南佛国、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……更是和茶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2021年7月25日,“泉州: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”成功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,成为我国第56个世界遗产。而福建省世界遗产数量达5个,位列全国第2位。

 

福建产茶的文字记载,最早见诸于南安丰州莲花峰的摩崖石刻“莲花茶襟太元丙子”(公元376年),这比陆羽《茶经》问世要早300余年。

 

明清朝廷准许的为数不多的海外交往中,福建依旧扮演了重要的角色——明朝准许开放福州口岸,单独与琉球国进行朝贡贸易;明隆庆元年(1567年),朝廷在漳州月港(今海澄)部分开放海禁,月港遂成为当时对外贸易的一个窗口,福建与东、西洋的交往更加频繁。

 

明初郑和七次下西洋,起航地都在福建长乐太平港。至清代,福州被辟为中国“五口通商”口岸之一,各国商贾云集于此进行贸易与经商,书写闽都海商文化最为繁荣的一段。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出发点主要是长乐。


“五口通商”后的福州港

 

闽商精神闯四海

 

如何“打开”福建?很多人联想到的是“海”。有海水的地方,就有福建人。狭长的海岸线,让福建早早与世界链接,1580多万闽籍华人华侨分布世界188个国家和地区。

 

千百年前,福建茶叶出海,福建陶瓷出海,福建人“过番”出海。因海,一个个“福建故事”划向世界。

 

福建精神中的“海纳百川”,体现了闽人“开放包容、兼收并蓄”的宽阔胸襟。他们勤劳善良,敢闯敢拼,须臾莫忘“达则兼济天下”,以善行义举感恩回报祖国,具有敢想、敢拼、敢赢、敢为天下先的闽商精神。

 

福建茶,文化璀璨。福建也是涉茶“非遗”项目最多的省份。武夷岩茶(大红袍)、铁观音、福鼎白茶、福州茉莉花茶窨制、漳平水仙茶、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等6项为国家级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“非遗”代表作名录。茶叶传统制作技艺国家级“非遗”代表性传承人6名,位居全国前列。

 

另外,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、安溪铁观音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。福建众多知名品牌茶企是“闽茶骄傲”,也是推广闽茶、闽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实力担当与责任担当。

 

海不语而万物生,茶向海而传天下。一片片小小的茶叶,竟然在出海漂泊的机缘巧合中撬动了世界发展的格局,推进了历史变迁。

 

如今,蓝色大海的传奇还在续写,丝绸之路经济带、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,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。海洋经济观念、和谐共荣意识、多元共生意愿,正开启一场全新的中外文明对话。

 

来源:茶道CN

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